——正文——华信投资
由二宫和也主演的电影《8号出口》自8月29日上映以来备受瞩目。
然而另一方面,由于制作组缺乏对于电影中敏感场景的“事先预警”引来众多网友质疑。
(《8号出口》)
《8号出口》这部影片由人气游戏改编而成,讲述了玩家被困在无限循环的地下通道中,需要在重复的场景中揪出细微异常才能逃生的故事。
(《8号出口》)
主演除了二宫和也外,还有小松菜奈、河内大和等知名演员。
上映头三日的观影人数高达67万1840人,票房累计9亿5391万900日元,超过了近期热映的电影《国宝》约3亿4600万日元,创下亮眼成绩。
(《国宝》)
然而,就在热映的同时,社交平台上却出现了众多的差评。
“电影《8号出口》里有直接的海啸描写,还有被海啸卷入的画面。
这不是在说什么剧透的问题,是真的很严重的问题。
大家观看时一定要注意。
老实说,没有任何警告实在是不应该!”↓
“关于《8号出口》,先不谈剧透什么的华信投资,对于海啸的刻画真的非常震撼。
对'3·11'有哪怕一点创伤的人,也应该特别小心。
那种浊流和瓦砾的画面真的毫不留情。只是提醒一下……”↓
“看到有人发推说《8号出口》里有海啸描写,应该事前警告!
我还以为是原作里致敬《闪灵》的血之浪潮场景,于是就那样去看了,结果发现是货真价实的,有警报、有瓦砾的海啸场景。
那种程度的话,确实应该在前面加上一句注意提示。”↓
这里补充一句,自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发生后,凡是片中包含海啸、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关画面的影视作品,在正式上映前大多会以字幕、旁白或公告等形式向观众作出提醒。
比如由新海诚执导、2022年11月上映的动画电影《铃芽之旅》。
(《铃芽之旅》)
因片中包含地震相关场景,片方在影片正式公映前一个月就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公告,提前提醒观众。
这是因为在经历重大灾难后,不少幸存者会罹患“创伤后应激障碍”(PTSD)。
这类患者在接触与灾难相关的感官刺激(如地震、海啸的画面、声音)时,可能会诱发PTSD症状加重或出现短暂的精神障碍反应(如闪回、焦虑发作等)。
(示意图)
但《8号出口》却没有任何事前提醒,因此引发了观众的不满。
不过,或许是因为这些质疑华信投资,《8号出口》制作组于9月1日晚在官方社交账号上发文:
“本片以无限延伸的地下通道为舞台,其中包含可能让人联想到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场景。
观影时请事先留意。”
然而,姗姗来迟的提醒再次招来批评:
“等到出现受害者就晚了,到底在想什么呢?”↓
“为什么要等到前三天票房出来、影片上映后4天后才公布?
要么一开始就公布,要么干脆不提,至少该有个态度。”↓
“现在才说也太迟了。
明显是为了冲首三日票房才选择不提醒的,这种做法未免太卑鄙。
早知道的话我就不去看了。”↓
此事不断发酵后被媒体报道,网络上开始出现反驳的声音:
“尽管由于接受它的人不愿发声,批评声浪不可避免。
我很好奇,如果恐慌电影或恐怖电影事先就预告’会出现这种描述’,那会是什么感觉。
世上总有各种各样的创伤,不可能一一触及。
即使一部电影没有任何警示,我相信也会有很多人因为联想到自己过去的经历而哭泣。
这听起来可能有些冷酷无情,但我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,我更担心的是,这类抗议会吓到创作者。”↓
“真的有必要期待电影这样的娱乐作品有这样的考量吗?
如果真是这样,难道每次电影出现高层建筑倒塌的场景时,美国人都要提醒经历过9·11事件的人们吗?
经历过大地震的人是否应该提前知道'会有地震的场景',经历过火山喷发的人是否应该提前知道'会有火山喷发的场景'?
如果电影和制片人没有这样的警示,却要受到批评,这真是奇怪。”↓
好像两边都不无道理,这波你怎么看
来直播间聊聊?
点击下方解锁日语治愈小剧场
戳我获取同款入门日语资料吧
— End —
撰稿:toge
图源:网络
微博@今日日本
热门文章推荐:
加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